十年课程改革,我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?

问题描述:

十年课程改革,我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?
1个回答 分类: 政治 2014-10-14

问题解答:

我来补答
随着各行各业改革的深入发展,教育教学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,目前课程改革已经经历十年了,就语文课程改革来看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.语文教师要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,就必须诚心接受,热情投入,敢于探索,不断实践.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,不断提高自身素质.
一、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,适应语文新课程课改,
教学理念的转变,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.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,还有教学方法改革,教学模式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.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,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,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.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.
1、师生平等观
新课程强调,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、引导者和参与者,教学过程 是师生交往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.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,平等对话的过程,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放弃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.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,要以“对话人”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“对话人”的学生个体.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,一是民主意识,二是人本意识.
2、学法指导观
《纲要(试行)》中指出: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、乐于探究、勤于动手,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,获取新知识,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”.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,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.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: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,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.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.一是自主学习,二是合作学习,三是探究学习.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互动,让学生有效的学习.
3、同行合作观
在日常教学活动中,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.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,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,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,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、在更大的空间、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,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.因此,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,学会与他人合作,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.例如,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语文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地理、历史、政治等多种学科,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.在这种教育模式中,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、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、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.
4、全面评价观
《纲要》指出“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,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,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,”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,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,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.
(1)、对学生的评价.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,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,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.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,重视即时即地的过程性评价.对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也要加以改革,如小考、中考等.
(2)、对教师教学的评价.标准也要改变,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质量.应该把课堂教学的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,同时通过对评价的改革、考试内容、形式的改革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,注重能力、情感的培养,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,不搞题海战术,减轻学生过重负担,促使学生主动学习,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.
5、终身学习观
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,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,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,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、反思,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,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.
6、大语文教育观
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,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、封闭、凝固、僵化等种种弊端,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,实行课程内容、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,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.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,使其更富有活力;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、走向社会,探索形式多样的、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,做到语文生活化,生活语文化.
二、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,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行为
国家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》指出: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,共同发展,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,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,引导学生质疑、调查、探究,在实践中学习,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,主动地、富有个性地学习.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,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,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.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,
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.
1、转变教师权威的教授为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.传统教学中,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,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,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.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,教师只是师生交往“平等中的首席”.对教师而言,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,而是一起分享理解,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将由权威变成合作者,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.对教学而言,交往意味着对话,意味着参与,意味着相互建构,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,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.对学生而言,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,个性的张扬.
2、变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.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?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,教师牵着学生走,学生围绕教师转.长此以往,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,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.这种以教师“讲”为中心的教学,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.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,教师过多的讲解、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,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.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,从教学观念上来看,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.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,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,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.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,设计课堂教学方法,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相得益彰.
3、变注重教学的结果为注重教学的过程. “重结果轻过程”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.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,甚至让学生去背诵“标准答案”,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,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,导致学生一知半解,似懂非懂,造成思维断层,降低了教学的质量.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,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,让学生通过感知——概括——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,掌握规律.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 中,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,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,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,能力得到发展.
总之,语文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、结构、内容、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.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,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我们语文教师.
展开全文阅读
上一页:第一个解释一下
下一页:例二,求解